欢迎您访问“365bet送彩金

收藏此页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全景盘山 > 资源秉赋

资源秉赋

沧海桑田
发布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 次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一文中说:“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沧海变为桑田,古已有之。那么,盘山这片沃土是什么时候由沧海变为桑田的呢?

 
  凡从外地来到盘山的人,一踏进盘山境内,发现这里无一座山,无一道梁,无一道坡,他们就惊奇地发问:这里为什么叫盘山呢?
 
◎退海之地
 
1.jpg
 
  盘山多盐碱地。早有人推测: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那时,洪波涌起,星没其中,日出其里;烟波浩渺,海天一色,群鸥点点。雄哉!壮哉!美哉!可是造物者不断显发神威,捉弄大自然,捉弄地球。现有资料表明:距今约九亿至六亿年的远古代,这里为浅海区。后受五台山运动的影响,此区域上升为陆地。蓟县运动又使这里变为浅海区。距今六亿至二亿年间的古生代中期至晚期,这里又全部上升为陆地。在一亿多年的漫长时期,地层处于风化剥蚀环境中。晚古生代末期,这里由于受华力西构造运动的影响,又变为浅海或滨海水域。距今约二亿三千万至八千万年的中生代,受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的影响,又上升为陆地,处于风化剥蚀环境。距今八千万年以后,又一直处于整体下降阶段,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由于地壳升升降降,沉积了厚层的砂砾岩及生物碎屑岩,变为内陆湖泊、沼泽。进入第四纪以后,由于受构造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下辽河平原的海陆轮廓的变化异常频繁。中更新世以后,下辽河平原共发生三次海浸。因此,今大辽河河口及辽河口堆积了三个海相沉积地层及海陆交互相地层。从远古至今河流携带大量泥砂和有机生物不断向河口海岸深积,海岸线不断南移,沿海滩涂相继成陆。盘山是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聚集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日积月累,陆进海退,渐成陆地。
 
  盘山地势低洼平坦,为广阔的退海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平均在2.5米—4米之间,最高18.2米,最低为0.3米。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沃野百里,并有少量沙丘和岗、坨、台地、碛子,是土质肥沃的膏腴之地,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因此,引来无数流民到此地开垦,从事渔耕活动。
 
◎播种文明


 
  盘山何时开始有人类居住或活动的呢?现有资料表明: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沙岭点将台遗址、高升文奎遗址、大荒三道梁遗址先后都发现了古代先民遗存下来的各种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主要是各种陶器,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还有小型精致的细石器等。这些遗址的发现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这些遗址以无可争辩的事实佐证了远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或在父系氏族社会之初,先民们已经来到了盘山境内定居。由于人们长期开垦,大片林地、草地面积缩小了,一块块农田不断增多,昔日那狐奔狼嚎、荒无人烟的景象逐渐减少,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百里荒原逐渐呈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3.jpg
 
  盘山境内大量移民始于清顺治年间。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朝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则例》,有大批直、鲁等地的农民(其中含逃荒饥民)涌入辽东各地。来到盘山一带的移民主要从事开垦土地、捕鱼、制盐、编织等劳动。这些“闯关东”的移民大多是一家老少荷担而至,落脚于此,搭简易窝棚栖身。随着生产不断地发展,生产资料不断地积累,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遂将居住地以姓氏取名,如郑家店、李家铺、詹屯等;或依地势而得名,如秃尾巴沟、南岗子等;或以堡与台取名,如二台子、镇武堡(今高升)等;或以方位、数字、规模取名,如前屯、五棵树、大台子、小板等,这里真正成了他们的家园。
 
  从此,这片“潮汐涨落,蒲苇扬花,雁去鹤归,草莱未垦”的蛮荒之地逐渐为历代朝庭所注目。唐王李世民东征率大军曾路过这里。当来到辽河的三岔口时,被滔滔的河水挡住。后竟演绎出“螃蟹搭桥”渡大军过河的故事,实为美谈。到了明朝,为抵御鞑靼、女真、瓦刺等北方民族铁骑的侵扰,开始修筑辽东长城,也称“辽东边墙”。与边堡相连的有墩台50余座,俗称烽火台。“辽东边墙”从北镇绕过绕阳河后,进入盘山县大荒乡的四台子。夯土长城向东延伸,过得胜入高升境内。再过二台子到镇武堡(现高升村),并由此继续绵延向东南,一直到西平堡(现古城子村)。再由此往东南1公里到三岔口过辽河进入海城境内,在盘山境内这段“辽东边墙”全长59公里。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边陲”、“边道”、“边墙”。现今,在大荒乡政府所在地北,有一座得胜碑,相传是明嘉靖时,朝廷为庆祝彻底消除鞑靼侵扰辽东的“镇武堡大捷”并纪念在“镇武堡大捷”中功不可没的守将杨维藩将军战死莲子湖战场而封赐而立。
 
◎建厅置县
 
    大约在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盘山境内属于燕国版图。汉末,属辽西郡。唐为渤海国的显德府所管。元统一中国后,属广宁府路。明代已成为边防之地,设立了很多的屯兵地点和烽火台,如沙岭堡(沙岭)、西平堡(古城子)、镇武堡(高升)就是当时的遗址。前清属广宁、锦州二府,后属锦、广二县及新民厅。康熙三年(1664年)设广宁府,四年裁府,以县隶锦州府。嘉庆十三年(1808年),析广宁东境设新民厅,本境属新民厅。广宁迤南盘蛇驿一带(盘蛇驿,正当闾阳驿与高平驿之间,是从辽水之滨到闾山脚下的必经之地,襟水而连山,因此有盘蛇之称),东北自蟒涨湖起,西南迤湖嘴子,地势低洼不堪耕种,便辟为牧放官马厂(厂同场)。清同治二年(1863年),锦州副都统恩合准奏丈放牧厂,在盘蛇驿地方修建总管衙门,设东西两届官,经理牧厂事宜。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盛京将军增祺奏准将盘蛇驿牧厂复行堪丈,委在籍道员蔺祖荣为广宁盘蛇牧厂垦务总办,驻沟帮子。自东往西划牧为恭、宽、信、敏、惠五段。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委道员蔺祖荣经理盘蛇驿设治事宜兼总办河工。后经裁判委员核准,以信字段之康家段(今胡家镇城基屯)为治所地点。因蛇字不雅,遂改为盘山驿,后改盘山厅。但因方位偏僻,地势低洼,而双台子碱河前横,交通便利,加之双台子绅商的恳切要求,遂将治所迁入双台子。民国二年(1913年)奉天省通饬各府、厅、州、县,一律改县制。故此盘山厅改为盘山县。
 
    盘山本无山,为什么叫盘山呢?有的人认为正因无山,盼山心切,因此起名盘山,谐音而已。也有传说是努尔哈赤封县送错了封签儿,原来封这里为柳河县(因为有一条小柳河绕城东而过)。当时,送信的两个公差把封县的圣旨拿错了,把封柳河县的圣旨送到吉林去了(所以吉林有个柳河县)把封有盘山的圣旨送到这里来了。多数见解趋于由盘蛇及闾山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即取盘蛇驿的“盘”,闾山的“山”。蛇乃小龙,盘结山上,颇有祥瑞之气,是人们在感情上乐于接受的。
 
    几经沧桑,祖祖辈辈的盘山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这块蛮荒之地上开发、建设成了自己的美丽家园。由南大荒变成了米粮仓,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誉满华夏的“北国江南”。
上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自然资源

版权所有:盘山县人民政府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来浏览本站  通用网址:www.www.tbepe.com

技术支持:0427.com   备案号:辽ICP备13003879号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总访问数:

网络实名:中国盘山  主办单位: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站点地图]

EMAIL:bad_108@163.com  联系电话:0427-355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