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资源秉赋
鱼蟹争肥
盘山水系发达,河网如织,20条大中小河流,三座水库,1700多处坑塘,共23万亩的淡水水域,为淡水养殖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
盘山境内海岸线49公里,浅海水域112.5万亩,海域滩涂33万亩,为海水捕捞和养殖业提供了充足条件。近年来,盘山因地制宜,发展人工养殖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现在海水养殖面积已达到32.5万亩,孵出的蟹苗、鱼苗、虾苗不仅自给自足,还可远銷外地。
盘山境内水产品分淡水、海水两大类。共有鱼类180种。淡水鱼类有鲤鱼、鲫鱼、鲢胖头鱼、麦穗鱼、泥鳅鱼、鲶鱼、乌鳢鱼、草鱼、鳙鱼等22科61种。海水鱼类有鳓鱼、白姑鱼、青鳞鱼、鲈鱼、梭鱼、鲱鱼、孔鳐(劳板鱼、劳子)、黑鳃、梅童鱼(大头宝、梅童)、六线鱼(黄鱼、海黄鱼)等37科120多种。
甲壳类有中华绒螯蟹、中国对虾、脊背白虾(五须虾、青虾)、中国毛虾(毛虾、虾皮)、虾蛄(虾耙子、螳螂虾)等。贝类有文蛤(蛤蜊、花蛤)、四角蛤蜊、红螺(海螺)、毛蚶(麻蚶、毛蛤)、白蚬子、栉孔扇贝(干贝蛤、海扇)、中国圆田螺(田螺、香螺)、长竹蛏、短蛸(饭蛸、望潮)、河蚬(黄蚬)等。
其他品类有海带、海蜇等。
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水稻河蟹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比单纯水稻种植效益要提高1~2倍。
目前,盘山已改变了传统的稻田养蟹模式。传统稻田养蟹是在稻田旁边挖一个方形的暂养塘,和成片的稻田相邻,暂养池是临时性的,蟹苗暂养后,仍旧栽插水稻,大垄4行稻田密植。现改为“大垄双行;早放精养”,双行之间扩大间距,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
目前,盘山河蟹养殖已达64万亩,其中稻田养蟹40万亩。
稻蟹同池共生,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将种稻与养蟹密切结合起来,即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
自2005年开始,盘山县引进大连、锦州、丹东等地的海洋养殖公司和海参养殖大户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在盘山海域进行海参育苗和养殖开发。据统计,2009年海参育苗已突破5万立方米水体,苗种产量可达10万公斤。海参养殖面积近4万亩。其中已完成海参投苗养殖面积4万亩。海参规格可达到4两/只左右。每年10月中旬开始捕捞上市。同时海参人工饵料开发已进行了实验性生产。
目前,盘山发展水产养殖总规模已达到112万亩。其中淡水鱼养殖10万亩,河蟹养殖68万亩,海参养殖4万亩,贝类管养27万亩。
盘山县有国家二级渔港盘山港,为海水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版权所有:盘山县人民政府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来浏览本站 通用网址:www.www.tbepe.com
技术支持:0427.com
备案号:辽ICP备13003879号
辽公网安备 21112202000001号
总访问数:次
网络实名:中国盘山 主办单位: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2111220003 [站点地图]
EMAIL:bad_108@163.com 联系电话:0427-3552306